油价网近日报道称,特斯拉正面临财务危机,股价单日最大跌幅达到7.5%。同时,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宣布组建个人政治党派的行为也引发投资者担忧,叠加关税政策与清洁能源立法限制,该公司电动汽车交付量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40万辆。虽然储能业务曾实现显著增长,但今年以来其华体会平台部署量明显下滑。
虽然马斯克曾反对特朗普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但政府推行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实施细则仍对特斯拉形成制约。新法案虽然保留了电池储能税收优惠,但对来自“受关注外国实体”的原材料施加限制。由于全球关键矿物精炼产能高度集中在中国,特斯拉供应链合规成本明显增加。目前,这一困境正波及美国清洁能源产业链,直接影响电网级项目的推进速度,美国部分州的光伏—储能联合招标规模已缩减了15%,多家初创企业因融资环境收紧推迟了固态电池研发计划。
从消费者层面看,电动汽车购置成本面临上行压力。如果政策限制持续,美国市场电动汽车平均售价可能上涨8%~12%,部分车型交付周期将延长至一年以上。这种趋势可能延缓交通领域脱碳进程,给实现区域碳中和目标带来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可能需要6~18个月的调整期来缓解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但这一问题无法根本解决。短期来看,优化供应链本地化布局、加快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将是关键。目前,特斯拉已宣布在得克萨斯州建设电池材料回收工厂,旨在降低对进口矿产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稳定性。中长期来看,虚拟电厂业务和氢能技术储备或将成为新增长点。
目前,特斯拉旗下的虚拟电厂项目已接入加利福尼亚州电网,通过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特斯拉还在进行氢能领域的研究,聚焦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应用,相关测试数据表明,续航里程可达到800公里。如果政策环境改善且新华体会平台如期落地,特斯拉有望在恢复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降低供应链紧张对清洁能源产业的影响。但短期内,这一困境将继续影响清洁能源的投资热情,特别是在储能和智能电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