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中国)
华体会平台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2025-07-16 中国能源报91890
核心提示:绿色氢氨项目通过整合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与绿氨合成环节,将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易于储存和运输的氢基化合物,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本次投产的赤峰项目,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也是全球首个实现100%绿电直连、全球首座全动态运行的绿色化工厂,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远景赤峰氢氨项目图

“液氨充装完毕,断开连接。”7月8日下午,在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区内,远景赤峰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正式建成投产。工作人员关闭阀门停止充装,并断开连接装置。随着驾驶员启动发动机,首罐绿氨发车奔赴市场。

绿色氢氨项目通过整合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与绿氨合成环节,将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易于储存和运输的氢基化合物,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本次投产的赤峰项目,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也是全球首个实现100%绿电直连、全球首座全动态运行的绿色化工厂,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发展绿色氢氨产业已成为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2025年,包括内蒙古在内的21个省(区、市)将绿色氢氨发展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先行先试。赤峰项目的投产,不仅推动绿色氢氨产业迈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新阶段,更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实践。

“绿色石油”入罐来

园区内,一座座大型金属储罐整齐排列,外观与常见的石油储罐相似。然而,罐体上醒目的警示标识提示着其特殊内涵。“左侧的大型储罐正是绿色合成氨的储存设施。”远景氢能赤峰工厂厂长邓运辉向记者介绍,项目采用常压低温储存技术,将液氨温度维持在零下33摄氏度以下实现微正压存储,这一方案安全可靠,特别适合大型化工厂的规模化应用。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绿色合成氨不仅是关键的零碳工业原料,更是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载体,被誉为“绿色石油”。远景赤峰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完整的“绿电—绿氢—绿氨”零碳工业链条,依托创新工艺与全流程绿色能源驱动,摆脱了传统合成氨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氢能市场华体会平台线总裁郁峰介绍,传统灰氨生产依赖天然气或煤炭制氢,再与氮气反应合成氨,每吨煤制灰氨伴随近4吨碳排放。而绿氨则取之自然——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取绿氢,再与空气中的氮气合成氨,真正实现了“从风中创造”,华体会平台碳足迹趋近于零。

绿色合成氨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据介绍,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也是成本最低的绿色氢氨项目。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指出:“我们生产的绿色液氨具备显著成本优势,是当前最具经济性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方案之一。一个投资约1.5亿元的氨罐,可储存相当于1亿度电的能量;如果达到同等储能规模,常规储能设施投资则高达约600亿元。”

张雷进一步强调,绿色氢氨醇对钢铁、化工、航运等高排放行业的深度脱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致力于打造‘绿色石油新基地’,将广袤戈壁取之不竭的风光资源转化为绿色燃料,为绿色新工业体系提供持久动能。”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毗邻远景赤峰项目,专注新一代零碳清洁发电技术的慕帆动力公司已率先在其燃气轮机中实现绿氨掺烧,并具备100%绿氨驱动能力。随着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一行列。

“风氨一体”自适应

绿色氢氨的规模化生产,核心依托于充足的绿色电力保障。作为国家二类风光资源富集区,赤峰年风电、光伏等效利用小时数最高分别可达4000小时和2000小时,新能源可开发潜力超过5300万千瓦,风光资源不仅储量巨大,且品质优良、分布集中。

然而,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天然的波动性、随机性与间歇性特征。如何高效、稳定地将这些绿色电力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氢氨醇华体会平台,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高效协同?这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远景能源氢能总工程师张健形象地将整个项目比喻为一台超大型“风氨一体机”。他解释道:“这台‘机器’的每个单元都具备智能负荷调节能力。当风力增强时,化工厂能自动提升至最高运行负荷,最大化消纳绿色电力;当风力减弱时,无需依赖电网支撑,系统可迅速将负荷降至最低。这就像一个具备‘自适应巡航’能力的现代化工厂,显著降低了对大规模电池储能和氢气存储设施的需求。”

项目运行的“智慧中枢”——中央控制室内,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气象云图、设备运行状态等海量数据。张健介绍,其核心驱动力在于远景自主研发的EnOS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它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能源指挥家’,能够实时感知并精准预测风光资源的波动特性,通过秒级人工智能运算,前瞻性地指挥工厂内部各生产单元实现完美协同。”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新电网华体会平台平台总裁黄志勇表示,赤峰项目实现了AI技术的全方位应用。“远景依托新型电力系统打造了‘天枢’智能控制器,自研构建了一系列AI预测模型和源荷协同调度系统。该项目作为纯新能源驱动的范例,从传统的‘源随荷动’升级为‘源荷互动’,由‘同步发电机主导’演进为‘100%电力电子设备主导’。”

随着此类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推广,AI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数字神经系统”,推动能源系统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绿脉”东输联世界

“在园区内,水可以说是唯一直接可见、可触的基础原料。”邓运辉告诉记者,“左侧的大型水处理装置中,正是电解制氢所需的水源。我们采用中水循环利用模式——将园区污水处理为纯水,再用于电解环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水循环系统实现了全过程密闭循环,杜绝了蒸发逸散,切实保证了水资源高效利用。”

邓运辉强调,100%绿电驱动、100%中水循环利用——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实现了全过程零碳排放、零污水排放。

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目标、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期。大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引领高耗能行业深度降碳、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规模化应用,建设零碳园区正成为破题关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首席华体会平台官娄益民指出,绿色氢氨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晶,更是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重塑能源安全新格局的时代必然。通过构建一个无化石能源的完全离网系统,实现了从源头预测,到实时调度,再到终端负荷的全链条智能管理,也为全球绿氢氨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已获得海外市场的响应和认可,未来将为全球绿色能源贸易提供新动能。据悉,丸红已与远景签署长期采购协议,计划从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采购绿氨,销往亚太市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华体会(中国)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华体会(中国)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